• 首页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发展历程
  • 技术实力
  • 媒体中心
  • 企业文化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品牌故事(厂志)
  • 空
 
品牌故事(厂志)
北方制桶设备《厂志》(第18期)第二篇 生产----原料 技术1
[发布时间:2023-10-07 13:52:40] [阅读次数:869次] 

北方制桶设备《厂志》(第18期)第二篇 生产----原料   技术1

第一章 原料


钢桶板材,罐板,油泵的规格,需要量来源 明细表


备注:钢桶板材规格:

轻磅桶:  1.25 x 660 x 1320

1.25 x 930 x 1800

重磅桶:1.5 x 660 x 1320

1.5 x 930 x 1800

第二章  技术


第一节   技术革新


       桶厂自1950年以来,通过发动群众,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,在技术革新,技术革命方面,不断取得可喜的成果。


       50年代初期,桶厂设备简陋,生产钢桶主要靠手工操作,消耗体力大,生产钢桶仅四万余只。随着生产的发展,桶厂大力开展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,不断地改造落后的工艺和设备,逐渐地结束了单机人工操作的局面,发展成为机械化流水线生产,从而节省了人力,减轻了劳动强度,提高了生产效率,保证了产品质量,到1966年,年度钢桶达到65万余只。现在用一条生产线生产,年产量可达70万只钢桶,产品质量全部符合国家标准。机电产品方面也获得了可喜的成果,企业产品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。




编者按:本文登于1964年4月21日营口日报,描述的是营口北方制桶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前身--营口老制桶厂职工奋发图强,自力更生,大搞协作,打歼灭战;将大桶车间九道半手工操作的生产工序,连结成一条自流生产线联动线的故事。    

降       龙      记


  本报记者   子  青


     说的是营口制桶厂职工奋发图强,自力更生,大搞协作,打歼灭战;将大桶车间九道半手工操作的生产工序,连结成一条自流生产线联动线的故事。


      这条长达五十八米的联动线,象一条黑色巨龙,驯服地依偎在大桶车间的一侧,在震耳的吼啸声中,龙身节节蠕动,一块块铁板从龙尾被剪轧成需要的形状,瞬息间又被卷压,焊接成一个个圆桶,圆桶一个跟着一个滚向龙头,工人们在每道工序旁边,掌握着机器的操纵部件,从容地指挥着流水线上的加工件。圆桶经过最后一架龙门式的大机器——这机器名叫卧式滚头(封盖)机,两端立即咬合上桶底和桶盖,每隔十四秒钟就有一个崭新的石油桶从这个“龙头”上滚下来……


      半年以前这里的情况还是另一副样子的。九道工序分成十来堆单机生产,每台机器上的工人,用双手把半制品搬上机台,用人力和机器结合,压轧出桶身的凹凸和咬合部分。一只大桶五十来斤,一个工人的手下,每天要有九百只桶经过。且不说铁桶在轧制过程中如何费力,单说这搬上搬下的功夫,每人每天就得用双手升降三十三吨重的东西,至于半成品的区间传递,人力的消耗就更大了。


深谋远虑    土专家发奋挑重担

志同道合    热心人相助搞尖端

     半年多前,这个车间的生产情况是那个样子,诺把时间再向前推移,情景如何就更不用提了。这个厂的前身原是帝国主义创办的石油厂,说是“厂”,倒不如说是一个分销站。外国资本家雇佣一批工人,用简单工具,制作薄铁的方形火油桶。然后装上外国运来的“洋油”,向中国市坊倾销。全国解放后,我国新兴的石油工业迅速发展,一九五三年,这个厂就开始制造大桶,那个时候,连简单的机器都不具备,生产效率低是不用说的了。随着石油生产的发展,营口制桶厂逐步因陋就简安装了设备,一九五八年,大跃进前后,全场职工对设备进行了几次改革,把手工操作改为半手工操作,生产效率有了显著提高,也能年年完成国家生产任务。工人们常常这样说,比起当初来,这已经是机械化啦!劳累一些咱不嫌它。


      在机修车间有位“土专家”,叫吴玉岐,曾经革新了不少机器,但他不满足于现状,一有空就到机器旁去琢磨。有的工人见了,就笑着说:“这个老吴头,真是革新革上瘾了,好好的机台才革新不久,他又在想什么玩意了。”有的人以为他只是为革新而革新,其实他有更深更远的打算。在旧社会里,这位老工人在帝国主义的石油公司里干活,受尽了洋鬼子的气。当年洋鬼子断定了中国不产石油那种飞扬跋扈的神态,解放初期帝国主义欺负中国没有石油,联合起来搞禁运的事,他永远记在心里。一九五九年,厂里派他到关里学习,他在上海制桶厂一眼就看上了那种卧式加工的各种机器。这种机器在加工大桶时只要把大桶横着推进去,两头工序一下便加工完了。他想如果能把所有立式设备改成卧式的,不但可以把两道工序合成一道,免得工人搬上搬下,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把九道生产工序用传动链连起来,让大桶由第一道工序一直滚到最后一道工序,实现生产自流操作。从那个时候,一条钢铁长龙便在这个老专家的脑子里出现了。


      但是,搞一条联动线要比革新一台机器复杂好几十倍,从立式改成卧式,从分散改成连接,从两道工序合成一道工序,这里有很复杂的技术问题和理论问题。其中一台主机,卧式滚头机,就得重新设计制造。上海厂的那台卧式滚头机,是英国制造的,功效大,结构十分复杂。厂里没有工程师,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工人,能挑的起这个担子吗?


      在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,石油也特别匮乏。这位六十岁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工人,看着马路上来往的汽车驮着沉重的煤气袋,看到全场职工为国家困难而焦急的心情,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:石油生产一定要上去,联动线一定要搞出来!一九六一年秋天,他憋着为国家争口气的劲头,向领导提出了自己的打算和要求。擒龙先擒龙头,他要求厂里给他派一名描图员,到上海去看那台卧式滚头机的机构图,把它的设计原理搞清楚,回来根据本厂情况,也造一台起来。“龙头”的问题解决了,整条龙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。


      事情常常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,到了上海,连半张图纸都没有看到。上海厂原来也是帝国主义的企业,一九四九年上海解放前夕,帝国主义把全部图纸和部分重要零件都拿走了。没有图纸怎么办?吴师傅一想起洋人这些欺人的事,气就来了,他说,没有图纸我也要把它造出来,他细心观察了机器外部结构,又利用停机间隙,把手臂伸进大齿轮箱中,摸清它的大小,牙数和组合情况,然后,用他自己才能认识的符号,记录在小本子上。就这样,他把“经”取回来,把计划告诉给了领导和小组里的同志。小组里的青年人都说:“吴师傅,我们听你的,你叫咋干就咋干,开始动手吧。”一项艰巨的工作,就在机修车间开始了。白天他们搞正常的机修任务,晚上他们就琢磨起卧式滚头机来,庞大的机器需要一个重达五六吨的机座,这么大的铸件,本厂以及本地区都没办法制造,这第一个难关这么解决?大伙说:燕子絮窝不是一口泥一口草的积起来的吗,咱们用厚铁板烧合起来!


      土专家要造这样的机器的决心,传遍了全厂每个角落,大家都为他这种以国为怀,勇挑重担的精神所感动,纷纷自动来支援,要求吴师傅分配工作。大桶车间老师傅宁业远听到吴师傅这个宏大的计划,激动地对他说:“老吴,我也有这看法,咱们国家的石油生产一定能很快上去。”他每天下了班就去帮助焊接;轧钢车间老工人孙巨才看到机修车间每晚灯火通明,就主动要求分担工作,他说,“咱把铣的工作包下来!”技术科老技师刘凤玉,梁振明听说吴师傅小本子上的符号别人看不懂,每天下了班就帮助他绘图和描图……被一个宏大的理想鼓舞着,为同志们的热情激励着,吴师傅和他的几个徒弟——朱学礼,张永明,张作平等,夜以继日的工作着。有时为了一个部件、一件工具不能解决,他们就利用下班时间到市里兄弟厂请求支援。


      可是,一年时间很快地过去了,卧式滚头机经过十四次试验,还是没有转动起来。有的人说:“这样的机器不比土机器,人家洋博士搞一二年还不一定能搞得成呢……


 摩拳擦掌      新任务展示新形势

 调兵遣将      大协作部署大围攻

      正当全国人民迈过了交织着斗争和胜利的一九六二年,满怀信心跨入一九六三年的时候,国家给营口制桶厂的任务,由二十三万只增加到四十九万只。鼓舞人心的消息,向全厂工人报告了大好形势,人们敏感的谈论着祖国石油生产扬眉吐气的日子快要来了。面对着翻一番的生产任务,议论自然全面展开了。有的说:“国家交给的任务和工厂实际生产能力相差太大,要完成任务,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设备,增加人,否则四十九万是拿不下来的。”有的说,“添设备和增人力不符合自力更生、发奋图强的精神,唯一的办法就是加班,两班人马三班倒,拼也得把四十九万拼下来。”更有的人这样认为,“靠硬干硬拼,都不是办法,石油生产的大好形势,还仅仅开了个头,为了迎接更大的生产任务的到来,还得走技术革新的道路,把设备的潜力挖出来。”


     党委乘着大好形势这股东风,向广大职工进行形势和任务的教育,并发动大家一起来商讨如何完成任务的良策。讨论的范围越来越小,一直谈到老吴头的滚头机和联动线。当时,吴师傅也受到大好形势的鼓舞,接连干了好几天,已经弄清楚机器的问题在什么地方,他满有信心的说,再让我去一次上海,保证让机器转动起来。


     这时,上海厂已经制成生产联动线。党委决定采用大多数人的意见,采用技术革新的道路,实现大桶生产的机械化。决定将吴玉岐领导的技术革新小组,扩大为全厂性的技术协作组织,书记亲自召开技术协作会议,讨论改革计划,调动全厂技术骨干,集中优势兵力,决心把关键攻下来。一九六三年春节,正当大家欢度佳节的时候,这里的大队人马,有技术工人,也有操作工人,在厂长率领下,从上海取经回来了。全厂技术骨干,根据党委一切从实际出发,不生搬硬套的指示,趁热打铁,吴玉岐带领一个小组主攻卧式滚头机,刘德生、孙巨才等师傅各自带领小组突击起线、撑鼓等工作,余下的小修小改部分交给机修小组和大桶车间技术工人去完成。于是,一个以技术骨干为中心的群众性功关键大会战,在大桶车间打响了。


      全厂工人殷切地关注着联动线的诞生,各辅助车间争先支援。机修车间青年工人纷纷请战,请求上第一线担任装配工作,水泵组的工人立刻提出保证,把机修组的日常工作承担下来,让机修组安心支援大桶车间。为了迎接联动线的诞生,锅炉工加紧整修管道,电工提早架设线路,瓦工、木工也都精神振奋,跟着忙碌起来。


众志成城      主人翁支持新事物

长龙上阵      联动线压倒旧指标


      半年的时间在忙碌中很快过去,但是全年生产任务还没有完成三分之一。眼巴巴望着联动线能很快投产。七月份,一切改革计划已经完成,大桶车间停止生产,花了一个较短的时间把联动线装配起来了。当这道长龙第一次出现在大桶车间里,并在千百人热情希望中“试车”的时候,这条龙突然“野性”大发,凶猛异常。手指般的铁棍被拧断了,操作工人的手被打伤了。快的快、慢的慢,互不衔接,互不协调,快的地方空转待料,慢的地方半成品堆积如山,试车一个星期,产量下降到原来的二分之一。


      “新生事物的完善,总要有一定的过程,成功是从失败的道路上闯过来的。”党委及时稳定了大家的情绪,号召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紧密合作,找出原因,坚持到最后胜利。卧式滚头机初试不灵,大桶不会自动往里面滚,操作人员石言庆用力推,累的精疲力竭,差一点倒下了。但是他对机器仍然有非常大的信心,他说,“它现在不听使唤,整一整就行,反正我就看中它了。”当机改小组工人来整修的时候,他首先跳进机座地下的泥水坑里,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指出来;起线机工人刘玉山,因机器转速太快,打伤了手但仍坚持不离开岗位,主动配合孙巨才师傅和他的机改小组找问题。老工人刘德生带领的机改组负责整治翻边机,领导要求五天完成,大伙说,五天太晚了,我们把两个晚上利用上,三天包证完成。老技师刘凤玉在家正养病,听说联动线使唤不灵,连忙穿起工作服来到车间,领导和同志们看他支撑不住了,叫他回去,他执意不从。他说,“多一个人多一份主意,有什么问题,还能帮忙想想办法。”


       在大桶车间展开一场抢时间,功关键的激烈战斗的同时,全厂工人也纷纷动员起来,要人有人,要物有物,保证抢修尽快进行。薄板车间抽调五十个工人,听候大桶车间派遣。在抢修中,翻边机动力不足,机修车间就从自己的镗床上拆下一台电机安上;铸造车间工人听说联动性需要更足的蒸汽,便自动切断取暖的管道,保证联动线需要。


      “龙”终于被驯服了。八月份,这条联动线正式在车间投产了,车间里出现了一片新的局面。原来,有的工序需要三四台机器同时操作,现在每道工序只要一台机器就够了,原来需要增添机器和人力还愁完不成的任务,现在减少了机器,还节省了四分之一的劳力,很顺利的完成了。班产量从九百只上升到一千四百五十只。因为传动链传送和机械操作,避免了跌撞和掌握的误差,大桶的产量提高了,生产成本降低了四分之一。


      到一九六三年十一月,营口制桶厂以四个多月的时间,一鼓作气完成了全年大部分生产任务,提前三十七天完成了四十九万只这个目标。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同时,从北京传来了激动人心的消息:我国石油生产基本自给,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……


      众人拾柴火焰高。现在这条联动线还在不断改进中,它究竟有多长还很难说。生产环节后面的一些辅助工序也正在配套成龙,一旦连接起来,就可以出现这样的局面:从铁板送上机器直到油漆好的成品滚下来,中间不用人去扶一扶或抬一抬,那时将不是五六十米,而是一百二十米,也许更长。在新的一年里,这条联动线承担的任务将不是四十九万而是更大,在一年的四分之一时间里,这更大的任务已完成了三分之一。形势大好,营口制桶厂职工将生产出更多的油桶,来装运祖国自己生产的石油。










 
 
主办单位:营口北方制桶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市场部电话:0417-3288192 备件销售热线:0417-3288192 售后服务热线:0417-3288153
公司地址:中国(辽宁)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市新联南大街109号 辽ICP备05010392号-1 辽公安网备:21080302000298
版权发布:营口北方制桶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